上海举行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多宝体育建设《行动方案》(2020一22年)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4-23 05:28:41 人气: 作者:小编

  多宝体育原标题:8月20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一2022年)》主要内容

  8月20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常务副市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陈寅,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以及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一2022年)》主要内容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各位记者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是个好日子,本市制定了《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举全市之力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今天出席发布会的领导有:常务副市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陈寅,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许健,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去年8月20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各位媒体记者对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关心,也做了很多的宣传,在此我向大家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一年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各部委对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也在全力推动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各项工作和任务,应该说体现了新片区挂牌的时候提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有关情况。这是个三年行动方案,首先我介绍一下《行动方案》有关的背景、总体考虑和目标任务。

  2019年11月3日,习考察上海时,对临港新片区提出了“五个重要”的重要指示要求(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多宝体育为贯彻落实 “五个重要”新要求,推动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管理办法、特殊支持政策等落地见效,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以及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多宝体育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行动方案》,并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正式发布实施。《行动方案》是举全市之力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打造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发动机”“新高地”的重大举措,是临港新片区2020-2022年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行动方案》提出,临港新片区到2022年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初步体现上海“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为2035年全面建成“五个重要”奠定扎实基础。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5%;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150亿元;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300万标箱。二是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累计新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机构150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总部型机构20家以上、各类金融及投资机构200家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500件。三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新增重大科创平台、载体20个以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达到1500亿元以上;企业跨境融资额年均增幅50%以上;集中承接审批服务事项100%可以全程网上办理;全面取消非居民用户供水、供电、供气配套工程费用。四是城市功能加快完善。5G网络实现基本全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公交线%,无人驾驶公交应用先行先试;新增建设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教育、卫生、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

  《行动方案》全文共分为6大部分、14个重点领域、42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把临港新片区建成全球创新驱动网络的重要节点。一是高起点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区。打造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空间载体,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生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二是着力增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打造国内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海外人才踊跃汇聚目的地和人才综合服务栖息地;加快实施国内高端人才直接经济贡献奖励政策;最大限度释放口岸电子签证政策红利,加快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临港新片区全域实施人才购房政策。

  2.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地,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新动能、新格局。一是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加大培育力度,深化对外合作,推动产业规模和能级跨越式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企业,落实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加快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等特色品牌园区,以及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

  二是加快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国内最高开放形态的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建设离岸集聚中心;打造上海天然气定价中心等高能级要素资源交易平台。加快落实物理围网区域内企业之间服务交易的特殊税收政策以及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设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三是加大金融业支持力度。打造高端金融资源配置高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跨境金融集聚发展。加速环滴水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扩大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建立临港新片区金融法治试验区。

  四是积极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着力提升空港海港服务能级,增强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和“中国洋山港”籍船舶登记制度,打造区域性航空总部基地和航空快件国际枢纽中心。

  五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打响在线新经济品牌;启动“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建设;加快建设车路协同的无人驾驶道路测试场景;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研发和转化平台。

  3.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新城,为建成“五个重要”提供强大的城市功能支撑。一是加快建设节点型、枢纽型城市交通体系。构建对外快速交通网络,健全多式联运集疏运设施,加快完善多层次骨干路网体系,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15、30、60、100”出行服务圈(即从滴水湖出发至浦东枢纽、龙阳路枢纽、虹桥枢纽和长三角毗邻城市,多宝体育分别用时15、30、60、100分钟)。

  二是加强综合基础设施保障。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1+2+6+X”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到2022年,建成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能源大脑” ;建成引领全球的通信网络发展示范区。

  三是着力优化美化生态环境。加快水绿林一体化建设,加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建设全域固废“全网合一”收运处理管控体系。

  四是着力完善公共服务。加快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教育体系,提升医疗康养服务水平。五是加强规划引领和土地保障。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高质量高绩效利用土地。

  4.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确保行动方案落地见效。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和组织建设。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

  二是构建体现国际经济治理水平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争取新一轮政策制度创新突破。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和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上海“营商环境3.0版”,构建“18+N”特色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全流程风险防范体系,加快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2.0版上线运行。持续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为新时代我国全方位扩大开放作出新贡献。

  习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临港新片区将如何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到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当中?

  临港新片区作为我国实施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与“新空间”,将围绕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开展建设。在建设全过程,都将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牢人民城市的发展方向。具体体现一方面是开门编规划。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布后,我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编制了面向2035年的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也完成了社会公示和修改。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中,我们也高度重视采纳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宝贵建议,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吸收到“十四五”规划中。另一方面是人本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治理的社会参与度,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二、打造开放型产业体系,构建让人生出彩的事业平台。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构建“7+5+4”产业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业态。根据《行动方案》,要大力推进“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等特色品牌园区建设,加快新型贸易、跨境金融、高端航运、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创业平台、事业舞台,进一步揽人才、聚人气、凝人心,为各类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和出彩机会。

  三、加快完善新城功能,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未来的发展中,临港新片区将加快提升功能品质,全力打造人文新城,营造文化气息,创造品质生活,不断提高宜居度和吸引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根据《行动方案》,临港新片区将重点从综合交通体系、综合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事业等方面着手,营造好新城生活的“大环境”和“小空间”,让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让临港新片区的人民感觉到自豪,切实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制订中,临港新片区未来5年的发展总体考虑是什么?如何与《行动方案》相互配合?

  “十四五”规划是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编制的五年规划。我们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开展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确保将“十四五”规划打造成落实“五个重要”战略定位和《总体方案》任务要求的规划蓝图与行动纲领。主要做下了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十四五”前期重大课题研究。以“五个重要”为遵循,从总体思路和重大战略、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核心功能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四大版块,确定了“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36项,目前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4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4个专项规划编制已经同步启动研究,今年将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目前为止,如综合能源、综合交通、绿林水务、商业文旅、通信基础设施、前沿产业发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指导实际工作的三年行动计划。

  二是谋划好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我们研究提出“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开放创新引领产城功能跃升”的发展主线。其中,“五个重要”是未来新片区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统领经济和社会全局发展;开放创新则体现了新片区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也是“五个重要”要求的关键所在,要完成好开放使命,必须大力推进政策制度创新,以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开放与创新的有机融合;产城功能跃升是新片区“十四五”发展最根本目的和最紧迫任务,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正是不断把开放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过程。

  我们考虑新片区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是四个“融合”,即:国内国际融合,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产业城市融合,提升整体发展效能;形态功能融合,以形态开发牵引功能优化;制度政策融合,培育创新发展优势。

  “十四五”期间,我们对重点区域,如先行启动区、多宝体育产城融合区都将大力开发建设、整体发展,同时,对873平方公里的全域如何联动发展,我们也正在深入研究。

  三是加强“十四五”规划与《行动方案》的衔接。“十四五”规划是对临港新片区未来五年及中长期发展的整体谋划,《行动方案》则是贯彻落实“五个重要”战略定位的三年行动指南。《行动方案》以2020~2022年为时长,与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长短呼应,形成两个3年时长的滚动推进周期,二者前后衔接、互为补充、密不可分。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阶段,我们将强化与《行动方案》内容上的衔接,充分吸纳并完善《行动方案》中明确的各项任务举措,特别是未来三年聚焦的一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和重大布局;同时,我们将深化与《行动方案》目标上的协同,根据《行动方案》,2022年要初步形成“五个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初步体现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2025年,形成“五个重要”核心功能,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

  《行动方案》中指出临港新片区要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作为产业主管部门,市经济信息化委如何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助力新片区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发展是落实“五个重要”的重中之重,也是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核心引擎。下一阶段,市经信委将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一起,以“五个重要”为统领,重点从“五个度”入手,加快建设开放型产业新体系。

  一是彰显产业定位“高度”,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新片区作为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在掌握核心技术、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方面主动作为,成为承载大国重器的重要名片。同时,新片区高端产业引领还体现在高效赋能驱动上,积极瞄准在线新经济、数字新基建等新趋势,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无人工厂等领域,引领新制造新模式新发展。未来三年,新片区高端制造业对全市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至少达到1/3以上,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业的增长极。

  二是加快产业投资“速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一方面加大项目招引,临港新片区揭牌一年来,已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140个,涉及总投资约2000亿元。下一步将持续招引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到2022年,临港新片区力争新增产业签约4000亿元,完成产业投资1500亿元。另一方面加快项目推进,放大“特斯拉效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更多项目签约落地跑出临港“加速度”。如进平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时4个月,比特斯拉项目还快1个月。

  三是拓展产业链布局“深度”,打响特色产业园区品牌。今年全市首推的26个特色产业园区中,3个坐落于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生命蓝湾、东方芯港,这些园区今后都将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布局,大力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智能化水平。例如,“东方芯港”加快打造集设计、工艺制造、装备材料等于一体的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已有数个百亿级投资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生命蓝湾”打造从创新药到医疗器械的产业链,前期已经有30几个项目落地,涉及总投资额超百亿元。下一步,临港新片区还将培育推出一批“小而美、专而精、优而强”的产业新载体,加强链条延伸和产业集聚。

  四是加大产业政策支持 “力度”,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前期临港新片区已初步构筑“1+4+X”产业及创新生态支持政策体系,当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经信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在制定重点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争取让更多企业受益。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和市有关部门,在国家部委指导支持下,在智能网联汽车高速道路测试、基因治疗、数据跨境流通等领域,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在新片区先行先试。

  五是提升产业环境“温度”,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在产业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住房保障、快速出行服务圈构建、高速互联网接入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以品质卓越的产业配套,推动以城兴业、以产兴城。同时加快推动营商环境改革,让更多的企业切实增强获得感。

  下一步,在落实“五个重要”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临港新片区加快系统集成创新、开展差异化探索、打造“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方面,上海有怎样的考虑?

  强化“四大功能”,是做好上海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和重要发力点。上海市已经明确,临港新片区要以“五个重要”为统领,打造“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相关部署和要求,在《行动方案》中有充分的体现。

  在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方面,新片区将充分发挥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等优势条件,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在配置要素资源时对跨境金融服务的新需求,通过要素市场、总部经济,促进全球资金、技术、信息等加速集聚,提高高端要素集聚浓度,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到2022年,新片区引进及培育总部型机构不少于20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资金累计达到1500亿元以上。

  在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方面,新片区将聚焦平台和人才两个重点,加快建设新型创新联合体及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推动国家海底观测网等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加快国际创新协同区研发总部、科创总部等功能塑造。同时,新片区将进一步优化人才直接落户、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一批差异化、有针对性的人才综合服务政策,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2022年,新片区新增建设和引进重大科创平台和载体不少于20个,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累计将突破500件。

  在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方面,新片区着力推进“7+5+4”的重点领域,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七大前沿制造业集群,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离岸经济、智能经济等四大开放创新经济业态。到2022年,新片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新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机构不少于1500家。

  在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方面,新片区将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提升门户枢纽的国际竞争力。除了加快提升海港、空港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能级,打造国际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外,新片区还将着重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之特、功能之特、区位之特,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压力测试,加快提升大宗商品贸易、航运物流、中转集拼、进口分拨等优势功能,多宝体育拓展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动能。到2022年,新片区进出口总额突破1150亿元,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00~2400万标箱。

  《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接下来商务委将如何指导临港新片区的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打造新型国际贸易示范区?

  打造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是临港新片区落实“五个重要”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片区建设中,市商务委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优势,积极支持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保税维修、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业态的发展。

  离岸业务内容非常广泛,也非常多,我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离岸贸易的发展已经深刻融入到国际业务当中,也是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重要方面。我们现在所讲的离岸业务已经不是过去讲的避税、免税,而是指把企业的决策、运营管理、结算、服务放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业务是离岸的。这对提升五个中心能级和上海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离岸贸易包括转口贸易的发展,主要有这三方面:第一是创新相关的试点模式,把原有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复制到临港新片区。2018年,我们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共同发布了《关于明确自由贸易账户支持上海发展货物转手买卖贸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临港新片区成立之后,我们和临港新片区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发展离岸和转口贸易的相应的工作方案,主要就是允许在白名单内的企业基于自由贸易账户来开展离岸贸易,利用国际通行规则为其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进行的离岸业务无需逐笔提交单证,实现和国际规则的对接。

  第二是优化金融服务,支持真实合规的离岸贸易业务发展。为了解决企业基于离岸转手买卖的真实合理业务诉求,我们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联手,积极鼓励银行多渠道金融服务的创新方式。如果银行的真实性审核有困难,可以向外汇管理局反馈,外汇管理局会大力支持。临港新片区运作一年来,已经有数十家企业进入了白名单,在外汇管理局指导下,已有14家银行、50多家集团开展了外汇离岸业务。

  第三是争取中央支持,解决离岸业务发展中的一些税收政策问题,进一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这是和贸易相关的离岸业务发展上所做的一些工作。

  还有一些是和制造业相关的业务,如利用临港新片区的制度优势,推进保税维修业务的发展。

  上海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比在逐渐下降,但是加工贸易制造业的附加值在逐步上升,主要原因是加工制造等环节向服务环节、维修环节延伸,促成上海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今年5月,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的公告》,近期我们会联合上海海关、市生态环境局起草关于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维修业务的实施办法,抓住这次的机遇,在临港新片区原有拓展全球维修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临港新片区在国际船舶和飞机检测维修、发动机组装及维修等方面的优势,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打造成综合型全球检测维修与再制造基地。

  此外,我们还通过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如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在航运咨询、海事教育培训等方面推动保险结算等高能级服务业态的离岸和在岸业务发展。利用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促进总部集聚发展,提升临港新片区在供应链、价值链配置方面的地位,包括引进贸易中心、研发中心等功能平台,吸引这类主体、企业集聚。

  在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数字贸易方面,临港新片区的数字贸易促进平台已经开通,已有65家企业登陆平台开展对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数字服务、数字内容、云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数字贸易。希望能利用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的优势,在数字创新、数字引领以及数字开放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打造临港新片区在数字贸易方面的引领作用。

  去年8月20日,在前期规划评估和国际对标研究的基础上,规划资源局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启动临港新片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11月共同组织方案征集,今年5月已经形成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草案,6月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社会公示。目前根据公示期间收集到的社会专家和市民的反馈意见,我们正在完善优化临港新片区的国土空间规划,计划后续按程序报批,批复后的成果会向社会公布。

  这里简要向各位报告一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些特点。一是坚持高点站位,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新片区总规学习借鉴新加坡、东京等城市公认的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国际经验,强化制度创新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注重对特殊经济功能区政策的空间响应。强化港城融合发展,确保新片区连接空港、海港枢纽的紧密度和便捷性,实现新片区核心区15分钟直达浦东综合交通枢纽。注重培育新片区城市综合功能,坚持环境品质优先,增强新片区对全球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二是立足区域视野,强化开放格局和引领功能。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城市的发展经验,立足长三角区域,研究新片区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框架,对新片区内的交通枢纽能级、布局以及综合交通体系进行结构性优化和提升,构建起沿海区域发展的整体骨架。进一步强化新片区功能产业向沿海集聚布局,将新片区培育成为国家沿海发展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城市、产业发展龙头、开放政策高地。

  三是响应政策创新,增强空间规划的适应性。考虑到新片区今后政策的落地和辐射程度会不断增强,新片区空间规划必须要强化适应性,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幅度的特殊经济功能发展需求,并为特殊经济功能延伸发展留足空间。在规划土地管理上也体现足够支撑和充分弹性。我们在规划中探索了更具弹性的土地用途管制方式,提高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增加用途转换灵活性。

  四是加强设计引导,塑造滨海城市特色。新片区在整体谋划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设计引导,充分挖掘新片区迈向海洋时代的滨海特色要素,打造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海上城市。实现上海市民“临海见海”的愿景,形成从海上看城市的新视角,塑造新片区特有的滨海景观风貌,建设高品质滨海公共空间,打造体现人民城市理念的“城市样板间”。

  五是注重近远结合,灵活高效做好规划实施。立足新片区远期范围,整体谋划新片区的国土空间布局,高质量推进各层级规划的编制。强化规划土地政策支撑,加强向先行启动区等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倾斜力度,尽快体现新片区建设的集中度和显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