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体育时政新闻论文范例6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07:44:37 人气: 作者:小编

  多宝体育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成为新闻界长期讨论和关注的理论焦点。特别是近期内连续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人们把关注的矛头直指新闻新闻媒体,面对接连发生的新闻事件,新闻媒体所表现的态度和做出的反映以及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受到人们的热议。应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体的反应能力和政治导向的把控能力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影响着新闻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众所周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国家重要的宣传口径,承担着党和政府的喉舌的作用,成为信息和传递的重要端口,新闻的政治性占据新闻工作的重要地位。同时,新闻的敏感性又是新闻记者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主要指标,指引着新闻工作的方向。但是,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空洞无物、新闻敏感钝化,甚至刻意炮制假新闻的事件屡见不鲜,如此等等皆与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无不相关。

  自古以来,新闻和政治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信息传播从早期的肢体传播、口头传播到如今高度发达的大众媒体传播,新闻传播方式的日益演进,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伴随着人类交流方式的更迭而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如此多样的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紧了其与政治的联系,新闻包含着很强的政治因素。回顾往昔,古代报纸的出现就是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邸报的内容删选和出版被当权阶级把握,新闻传播媒体成为政治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无独有偶,在西方亦是如此。“西方国家早期的报刊史有力地说明,近代印刷报纸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需要分不开的,是与民主自由的思想观点,同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斗争密切相连的,是资产阶级用来建立自己政治统治的武器。” 足见,新闻离不开政治,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

  在我国,政治性是新闻事业的重要属性,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或多或少的被新闻舆论所映射,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新闻舆论更是要坚守政治性,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好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任何一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要明确新闻政治性的重要使命,发挥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舆论导向,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代替党、政府和人民发表强有力的新闻言论,表明政治立场,发出正义之声。

  新闻的政治性是新闻工作的首要和必要属性,即在整个新闻传播工作中新闻媒体应该坚守的总原则和总任务,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代表政治当权者,并为其服务,新闻话语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纵览新年以来的大事要闻,从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马航客机失联、西安某幼儿园非法喂食处方药、广州PX项目到乌鲁木齐爆炸案……一系列事件中,我国新闻媒体表现出明确的政治立场,表传达出坚定的政治观点,及时发出政治声音,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了社会的安稳和团结。由此可见,新闻的政治性或多或少的埋藏于新闻事业中,对于整个新闻工作的有力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关于新闻的敏感性早已成为学界讨论的关键词,而且大多是将新闻敏感性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相连,从业务技能上探讨新闻敏感性的对于新闻工作的意义。整理了大量文献后,发现对于新闻敏感性的思想内涵,学者们可谓是众说纷纭。“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就是对新的事实中的新的信息的发现和辨识能力。”“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辩识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新闻敏感性主要指新闻工作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洞察社会形势、把握报道特点等能力的综合反映。”“新闻敏感是记者、通讯员对社会形势和客观事物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以及对所要报道的事物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等等。总结上述言论可以看出,新闻敏感性常常与发现、辨别、预见、洞察、捕捉等词汇相连来启动新闻事实的信息传播。所以,笔者认为新闻敏感性就是先于新闻报道之前,准确而又迅速的感知新闻事实所具有的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是新闻记者必备的新闻素质。

  在西方新闻学中,新闻敏感被称为“新闻嗅觉”或“新闻鼻子”。它是新闻记者能力的集中综合体现,其大致包含了新闻事实发生前和发生后两个部分。对于新闻事实发生前来说,新闻的敏感性即是先于事实发生前预感到事件的来临,做好准备报道;而对于新闻事实发生后来说,新闻的敏感性即是于事实发生后从已发生的事件中探寻具有高度新闻价值的线索,从旧新闻中找闪光点予以报道。既能够从危机混乱的事发现场提前预知新闻事实的来临并进行采访记录,又能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中挖掘出高质量的新闻素材。概括起来,新闻的敏感性大致包含以下几种能力:

  总而言之,新闻的敏感性是对新闻事实作出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精准的分析判断能力,是个一闪而过的灵性思维过程。它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而新闻敏感性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新闻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精彩程度和作品深度,是记者职业素养的能力要求。良好的新闻敏感性,能够使新闻记者快速而准确的从杂乱的事件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线索,并以独到的新闻视角,创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因此,新闻敏感性需要新闻记者怀着巨大的新闻热情投入到新闻报道工作中,去发现、捕捉、探索新闻事实,从纷繁芜杂的事件中突出重围,拨开迷雾来还原事实的真相,迅速准确的提升新闻价值。

  近年来,随着新闻报道手段和方式日益多样,报纸、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等几大新闻传播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舞台上异彩纷呈,纷纷绽放自己的魅力,丰富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众多的新闻媒体所传递的新闻事实中,假新闻、“标题党”、新闻失实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新闻被当作牟利手段,新闻的真实性和深度性曾一度遭到人们的质疑。这无不反映出新闻政治性和敏感性的缺失。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语境下,新闻的敏感性首先体现的就是政治的敏感性,只有在政治思想和观念上保持敏感才能保证整个新闻报道的敏感性。因而,笔者将新闻的政治性和新闻的敏感性联系起来共同探讨培养和提升的方式方法如下:

  首先,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加强政治修养,提升政治敏感性。认真贯彻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好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主要工作方向,把控好政治舆论导向,紧跟时代的发展脉搏,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精神动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充分学习掌握好政治理论基础上提升新闻工作的政治性,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尽力宣传和传达党和国家的各项理论方针和政策实践,努力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全力传达党和广大民众的呼声。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更应该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意图,于细枝末节之处迅速捕捉到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素材,将其写作成篇,成为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舆论工具。

  其次,加强知识储备,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积累。新闻是个混杂的综合学科,杂糅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各学科门类的知识,要提高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就要注重在平时生活中多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积累多方面知识从而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深度挖掘问题的能力,利用充足的知识库对所发生的事件有总体的把控和调度。另外,尽量做到对所有的新生事物保持高度的新鲜性和好奇感,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才能在新闻事实来临之时,于纷繁杂乱的思绪中迅速调集已有知识,以强烈的敏锐性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再次,注重新闻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充足的知识储备之余,新闻工作者要想提高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还要注重平日的新闻实践,懂得学以致用,勤于实践练习。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新闻工作,坐到办公室或家里空想新闻是想不出好的新闻的,只有深入新闻现场,从最新的新闻现场感受新闻气氛,循环往复的从事第一线的工作,以此得出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并总结和积累这些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除此之外,还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新闻人交流探讨,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连接。

  综上所述,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是关乎到新闻报道是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和新闻报道能力的关键成分,是关切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呼声得以表达的主要部分。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在平日的新闻工作中要充分意识到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和培养自己新闻政治性和敏感性,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投入到新闻事业中,面对新闻事实,能够敏锐迅速的发现和深度探索新闻线索,并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写就具备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作品,提升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尽力铸就新闻精品。

  [2]王艳芳,孙莉.《刍议新闻的敏感性》,《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3]刘璐.《论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与洞察力》,《考试周刊》,2011年第62期

  新闻评论不是新闻,不是事实报道,而是事实评价,是基于新闻事实或有新闻意义的事实而发表的意见。相比于新闻报道,由于新闻评论对社会制度情境的依赖更强,因而,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价值属性,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为突出。

  无论是以事实描述为特征的新闻报道还是以价值规范为特征的新闻评论,都属于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因而都处于一定的传播及媒介制度中,进而处于规定传播及媒介制度的整体社会制度之下。所谓制度,就是系统。社会制度就是社会系统。从社会学意义上的系统论角度而论,处于社会系统内人化的各个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其他人化的要素相互制约,并统一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服从并服务于该社会系统。就传播媒介及其传播内容而言,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脱离了自在状态而进入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整个社会系统之内,从而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大众传播媒介因其大众性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理当更多地体现为公共的意志(“公意”)和公共的利益(“公益”)。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作为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新闻评论不仅是个人和媒体机构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针对大众传播媒介为追逐利润而逾越新闻自由的界限和抛弃应对社会担负的基本责任,西方人很早就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思想和理论。1788年,被美国人誉为“自由开创之父”的托马斯・杰斐逊在支持制订旨在保护新闻自由的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同时,就指出:“报界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可信的、准确的和重要的消息与意见。”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制订了《记者信条》《新闻法规》等规约,业界要尊重公民自由和对公众尽责的行业规范。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非政府机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媒体社会责任论的基本思想:现代传播媒介应当“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共同载体”,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社会中所有重要的观点和利益都应该在大众传播机构上得到反映”,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以及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等。[1]其后在50年代,美国学者T.B.佩特森(Peterson)提出了作为“现代社会公众通讯工具”的媒介所应承担的包括以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对政府进行监督等各项职责和任务,他认为:“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2]70年代,编辑主任协会制定伦理规则明确要求:“报纸应当为人们交流评论与批评提供论坛,特别是当那些评论与社论立场相左的时候。”[3]凡此种种,表明的是新闻媒介在追求和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所应承担的方方面面的社会责任。在所有这些对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规约中,几乎都涉及到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

  迄今为止,新闻(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即新闻责任问题一直是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界及其整个社会的公共议题,西方的新闻业始终处在追逐商业利润、享受新闻自由与接受新闻审查、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

  中国自近代引入新闻学以来,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就包含了对新闻责任的关切。在论述报纸社会功能和意义时,无论是梁启超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严复的文章《国闻报缘起》,还是徐宝璜的著作《新闻学》,都涉及报业即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道德。[4]尤为突出的是,鉴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革命的时代主题,联系国事是报纸的第一要务,报纸所担当的更多的是政治宣传家的重任和义务,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备受重视。由此,基本上可以说,报纸不是以新闻而是以新闻评论为本位(只是到了后来,报纸才向新闻本位回归),而报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则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新闻界的这种评论本位主义盛行至改革开放前,并存留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于西方,中国人所谓的新闻责任首要地不是新闻报道即新闻本身的社会责任,而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其中的政治责任。

  一般而论,从人类新闻实践来看,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说,新闻报道要早于新闻评论,因此,对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关注要晚于对新闻报道社会责任的关注。作为广义的新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主观性更强的新闻实践活动,相比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因其与新闻本身的差异而使其社会责任问题更难以被评判,更难形成公认的标准。但是,基于新闻评论更强的社会性及对公众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新闻报道,对新闻评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媒介批评同样成为一种媒介实践的必然。因此,迫切需要对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加以主题化研究。

  基于新闻与社会的多重关系,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这三重社会责任成为对新闻评论媒介批评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新闻是观念的产物。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新闻实践活动是一种界定和调整权力关系的权力话语活动。如果说,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是把报道者的倾向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因而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那么,新闻评论则是“有形的意见”,是基于事实的立场和观点的价值偏向性表达,它总是受一定的权力即政治意识形态框架支配。而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新闻媒体把关后的新闻评论,更是一种制度性(而非个人性)行为,因而其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或“党性”完全是一种必然的品性。在意识形态的框架效果即筛选、过滤机制作用下,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价值特征和价值观差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是一套言说定义(或规范)现实世界的权力话语,新闻评论活动是政治性的活动,从事新闻评论就是从事政治。恩格斯曾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么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5]从事政治活动的新闻评论当然要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这是一项必然的逻辑。在自由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社会公器”和被喻为的“看门狗”(watchdog)的角色,为社会(公益)服务,肩负起对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公司企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政治责任,要求成就为“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社会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执政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及舆论支持、舆论引导(导向)和舆论调控工具的政治责任。新闻评论履行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等政治功能,就是在承担政治责任。这种对政治责任的承担集中表现为合政策性,即要为一定的政策所约束,服从和服务于政党和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

  从法律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关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社会关系的新闻实践活动。基于新闻评论的权利和自由是有底线和疆界的,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更多地表现在不作为上,力求避免评论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新闻评论因此主要成为被社会规范的对象(而非社会规范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是消极性的、否定性的责任。事实上,新闻评论承担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即要合乎法律精神的要求,要受一定的法律规范的约束(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合法之法或“良法”。从原则上说,对不良之法或“恶法”,作为社会舆论工具的新闻评论不但不能在精神上受其束缚,而且在行动上要通过新闻批评的方式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使之尽早得到修正)。[6]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要在法律允许的界限内进行,具体是指新闻评论主体选择评论的新闻事实和人物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必须是法律(主要是新闻传播法)允许传播的内容,不会对他人或某个群体、对执政党和政府及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权利,不得损害法人的利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败坏社会的公序良俗,不得造成干扰独立司法审判的“新闻审判”现象。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辨别善恶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软权力话语行为。“言论是一种试图影响人、改变人―改变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信仰―的文本,因此,它不能不受到伦理的审视。”“就像论说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一样,‘论说’也可以破坏和伤害人们。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和‘私民’,我们必须以监督和批判的眼光审视我们所制造和接受的论说。”[3]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社会言论(“论说”),新闻评论的伦理品性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传播对象或者说受众“耳聪目明”,更具思考力、鉴别力、批判力和创造力,总之,更自主、自由多宝体育,更有个性多宝体育,而不是相反―更易于被人所操控、役使和同(质)化。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者即“论(说)者的伦理”旨在“强化个人和社群”(strengthening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使之更有力量。而要实现上述伦理目标,就必须要求新闻评论者像古希腊圣人苏格拉底那样,做知识和真理的“助产士”,通过“辩证法”与人“理论”,目的不在驳倒对方,而在于共同达到真理,达成共识。事实上,今天的新闻评论者更应平等对待传播对象,平等交流,做到理性劝服。如果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一种消极性作为的责任,那么,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更多地表现出积极性作为的责任一面,它要积极作为,执行一定的社会基本职能。譬如,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全社会的各种声音,搭建“开放的话语空间”和“意见的自由市场”,尤其是确保话语权和发言机会的均衡分配,让弱势、边缘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地彰显人性中的光辉,显示人道主义和推崇人文关怀,弘扬和释放道德力量的正能量,以凝聚社会共识和舒缓社会情绪。当然,从根本上说,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要求新闻评论合道德性(“合德性”),即要求新闻评论遵守德性社会的道德约束,其评论主体所选择评论的、作为公开传播对象的新闻事实或人物及得出的结论都应该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之所接纳。概括起来说,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包括:在内容上,要“公正”(fairness,而非不偏不倚,impartial),不要碰触和突破民主、法治和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底线;在形式上,要公开,不得隐匿或模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得使用不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事实,独立、合理地进行判断、推论的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段。应该指出的是,基于伦理界限和规范不像法律界限和规范那么硬性和明确,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比其法律责任要宽泛也要宽松一些,承担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也就要求更自觉、自主一些。

  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内生的,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形态的内在属性所规定和赋予的。一般而论,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是统一的,但不可否认,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价值标准、法律价值标准与伦理价值标准即合政策性、合法性与合道德性并不完全一致。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的言论―“每个社会都有维持和平和秩序的权利,因此就有权禁止宣传报道带有危险倾向的意见……执政者在限制他所认为的危险意见时,他在道德上或神学上可能有错误,但是他在政治上则是正确的。”[4]―恰好从对立面上反映了这种多重价值标准的非统一性。因此,承担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就成为一种讲求周全、兼顾的平衡艺术。此外,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还要求注意一种情形。上述政治、法律和伦理三重标准有可能与新闻价值标准都不一致。譬如,有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以新闻价值标准来衡量是值得评论和传播的,但从政治、法律或伦理的角度看,又都不适合评论和传播多宝体育。因此,在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时,还有一个平衡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与传播责任的问题。

  [1]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自2000年以来,为顺应网络时代对宣传工作的要求,高校新闻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与校报、校园广播站等其他校园媒体相比,高校新闻网具有信息覆盖面大、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形式立体生动、信息检索方便等特点。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我们要研究其特点,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1]

  2009年,教育部举办高校新闻网创新发展论坛。论坛研讨了如何发挥高校新闻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指出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既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又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基础保障。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舆论环境是高校育人的需要,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是高校新闻网的重要责任。高校新闻网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反映了学校文化、科研、教学、就业、招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新时代大学生获取学校各类信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新闻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1.理论宣传。“及时、迅速地信息、报道新闻,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学校办学宗旨、理念、育人方针等进行宣传,是高校新闻网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和优势所在”。[2]高校新闻网作为党委喉舌,应该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正所谓“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2.舆论引导。舆论是行动的先兆和政治的晴雨表,可预测社会动向,是调节决策科学化的有力杠杆。[3]同志曾明确强调:“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所以高校新闻网应牢固把握舆论主导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深化。3.示范教育。与其他校园媒体相比,高校新闻网综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感染力强,更容易使学生走进典型、了解典型、学习典型,从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功能。4.互动交流。高校新闻网作为一种网络媒体,其无限量的空间可以容载丰富多彩的新闻版块,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创建BBS论坛、校长邮箱、部门留言、教师博客、新闻投稿和纠错等开放式栏目,实现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从而使受教育者由被动地接受教育改为自我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1.新闻质量有待提高。要真正发挥新闻网的宣传教育作用,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目前,许多高校新闻网上的新闻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形式上表现为新闻体裁单一,错别字较多、语言嗦、图片不够规范等,特别是体裁单一。消息性新闻的“一刀切”模式,在凸显新闻传播功能的同时,也忽略了从文化高度进行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内容上表现为内容浅显,“官味”十足。据调查,我国许多高校新闻网的有关校领导的新闻泛滥,只要校领导出场的会议、活动,不论价值大小,一律上网,而且缺乏深度报道。如果师生从此类新闻中获得的仅仅是校领导在干什么等个人行为信息,而不是会议活动本身所投射出的学校发展理念,势必给人“官味”十足的感觉,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2.新闻时效性有待加强。新闻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时间越近,价值越大。有人说:“新闻只有24小时的生命。”“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所以,如果时效性不够,新闻极易变成“旧闻”,失去报道的意义。目前,许多高校新闻网上的新闻缓慢,新闻更新迟缓,新闻价值大大降低。时效性是高校新闻网的优势所在,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同其他媒体竞争的资本。如果学生总是在新闻网上看到陈旧的信息,久而久之,高校新闻网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高校新闻网的舆论引导作用将有可能落空。

  3.新闻网关注度有待提升。有人说,高校新闻网是离大学生距离“最近”的网站,其实不然。据调查,大学生更喜欢到校外的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但是,校外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源不明、良莠不齐,大学生没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很难分辨真假,如果大学生把不健康的信息吃到肚子里,势必会消化不良。高校作为精英人才的集聚地,其新闻网上的信息凝聚着先进的文化、高尚的思想,内容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因此,要依托高校新闻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对新闻网的关注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规范管理,责任到人。高校新闻网要建立一个严格规范的管理运作机制。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兼管,新闻中心制定了详细的投稿规则和规范的采编制度,配有专门的新闻摄影人员、新闻采写人员和新闻编辑人员,并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使大家的工作有条不紊,无论哪一环节出了差错,总能在第一时间作出修改,新闻更新快,新闻质量高。明确的分工也促进了个人业务能力的不断攀升,如今,常熟理工学院新闻中心已经有了一套扎实的新闻宣传队伍,面对学校的重大性突发性活动,也总能应付自如、处乱不惊。

  2.贴近实际,服务学生。高校新闻网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积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认知水平、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价值判断作为新闻舆论的首要地位,为大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精神支柱。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始终坚持“关注您身边的事”的办网宗旨,坚持以育人为目的,贴近实际,服务学生,创新发展。2007年8月份以来,在全国物价普遍上涨的背景下,五月阳光新闻网各类有关食堂饭菜价格的新闻,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了饭菜价格上涨原因和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校园和谐稳定。近几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五月阳光新闻网大量就业主题新闻,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就业。除此,五月阳光新闻网及时归类了网上信息,开设了“十二五”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教育等专题,涵盖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实事活动及各类志愿者活动,真正发挥了高校新闻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文化兴网,百花齐放。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能提升新闻网的品位,有利于各高校打造自己的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包含着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养及校风校训、学风教风、校内文体活动等精神内容。大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滋养下,会产生强烈的爱校之情,并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活动中理解、思考,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常熟理工学院新闻网专门开设了院系经纬、莘莘学子、东湖青年、大学生之窗、社团之声、影音天地、生活资讯、高教动态、校园风光等版块,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活动舞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同时,新闻网还专门在最醒目的“学校要闻”版块设置了“校报在线”版块,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角。

  4.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通讯员队伍。多数高校新闻网由宣传部兼管,编制人员比较短缺,日常运作处于勉强应付的状态。要想全面、深入、及时报道学校新闻,仅靠一两个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通讯员队伍十分必要。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更新快,每天几十条新闻,成为师生了解学校、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五月阳光新闻网除了有自己的专职通讯员外,还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兼职通讯员队伍,队伍包括大学生记者团和学生、教师通讯员。兼职通讯员都是经过考核选拔产生,大多数是党员,思想政治觉悟高,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掌握新闻写作规则,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其中的大学生记者直接受宣传部领导,负责大型活动的宣传报道。学生、教师通讯员一般分散在学校各院系,便于及时报道院系新闻。为了建设好通讯员队伍,常熟理工学院宣传部经常举行各类新闻培训及交流活动,以提高兼职通讯员的新闻写作水平,同时还建立了大学生记者团QQ群,使新闻中心人员随时解答、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写。QQ群的建立,也有利于文字、图片等的传输,提高新闻速度。

  5.加强技术投入,搞活网站建设。许多高校新闻网主要由宣传部和新闻中心负责维护,而管理则由网络中心负责,管理和维护的分离,使得高校新闻网由于自身网络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大大降低网页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4]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工作人员主动参加网络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培训班,不断丰富网站制作技术,克服技术难题,实现了管理维护的一体化,一些好的设想一般都能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实现了。学校重大新闻和我国的重大节日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做成生动的Flas,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五月阳光新闻网不断更新首页Logo,添加背景音乐,上传优美的校园风光图片和重大活动图片,运用网站制作技术,实现文字的动静搭配;不断开发新栏目,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平台;开设五月阳光论坛,为师生提供在线交流平台。这一系列举措,搞活了网站建设。五年来,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访问人次累计达2500多万,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和认可。

  当我们面对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的不断侵蚀时,如何发挥高校新闻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显得颇为重要和急切。本文从高校新闻网建立的必然性出发,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新闻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结合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的办网经验阐述了其中的问题和完善的途径,期望这块新的阵地能够不断拓宽。

  [2]申小荣,李怀杰.论高校新闻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88.

  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诞生之后的整20年间(1983~2003),由于其发展仅局限于对外宣传,在国内影响不大,因此在这一时段对之研究近乎空白。从2003年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逐渐呈“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俨然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实践的勃兴呼唤相关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实践的蔚然成风使得相关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与实践相呼应,从2003年6月份起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随之而起,直到2004年底可称之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启动阶段”――表现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显著增多,共有40篇左右。③我们还可从网络媒体的极大关注,“理论人”的理性追问和“实践人”的现身说法三方面勾勒出本阶段研究的大致状貌:一是各大网站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表现出极大热情,既有相关动态资讯报道和常识性介绍,又有理论探讨和争鸣,如五洲传媒网和中国网两家网站都设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专栏;二是《郑州大学学报》在2004年9月刊载了一组由国内知名学者喻国明、陈力丹等执笔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笔谈,“无论是对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发言人的追问,对马克思关于人民政权建设思想的溯源,还是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困境的忧虑,以及对新闻发言人与政府形象进行科学定位的思考”④,都能从某一侧面触及问题实质,将研究引向深入;三是《新闻记者》开辟《新闻发言人天地》专栏,并于年末最后一期启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主讲的“新闻发言人实务系列讲座”,较为系统地介绍相关理论及实战技巧。

  整个2005年可以说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提升发展阶段”――不仅表现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数量稳中有升,共有50篇左右,更重要的是,涌现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理论文章和专著。该阶段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学术界结束了此前的散兵游勇式的作战方式,学者们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联合攻关,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代表性的有:第一,陆续出版了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理分析和经验归纳并重的教材和专著。如《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⑤、《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⑥以及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一套“新闻发言人系列教材”,目前已出版的有《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践》、《新闻发言人实务》、《中外新闻制度比较》和《危机传播管理》等;第二,有关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课题组取得了不少重量级的成果。如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发言人与会研究”课题,课题组于2005年8月在《今传媒》上发表了以《中国政府执政能力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为题的阶段性成果;第三,当对局部和枝节问题有了深入洞察后,理论整合便成必然。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的《新闻与新闻发言人实务》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面世的。这部洋洋数百万言的大型专业书籍多宝体育,从现代社会对政府工作透明度的要求,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入手,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基本框架的建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涵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实务和案例研究等多个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性、实用性和可读性。⑦

  匡正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概念的认识,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逻辑出发点。代表性的观点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和学者喻国明所多次强调的:“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必须不断完善这种制度,才能充分保障它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真正传播主体,新闻发言人只是“被授权的代言人”,政府在赋予发言人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责任。陈力丹从对马克思关于人民政权建设思想的溯源中,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马克思人民政权建设的一个基本观点,其设立应当是社会公仆向社会主人――人民报告工作的一种日常形式。⑧对基本概念的这种认识使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建立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之上。

  学者们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的梳理,大多视野开阔,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历程置于该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历时演进的背景之下,一方面,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亟待规范的现状,有助于唤起我们加速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研究和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对于新闻发言人制度得以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原因,学者们将之归结为以下社会条件:①国家意识形态调整、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集体“执政为民”思想的全面铺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全面转型,为新闻发言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②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③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④我国大众传媒业的长足发展,新闻传媒越来越倚重政府作为重要消息来源,政府亦重视通过媒体加强其话语影响力;⑤突发事件的催化。

  这方面研究可谓学界之述备矣,且比较科学全面,因此,大部分学者对此尽管文字表述各有千秋,但多观点类同,笔者将之综述为以下三点:①政府和公众沟通的主渠道――以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②政府媒体公关的主战场――以塑造和优化政府形象;③应对危机情形的主途径――以规避媒体事件的发生。

  据笔者粗略统计,在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中,约有40%左右的文章提及制约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法律根基的薄弱,而且,从该角度研究的作者无一例外呼吁加快我国相关立法的进程,并指出法制化是保证新闻发言人制度良性运作的必然选择。国内学者对此的探讨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是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密切相关的“信息自由权”、“知情权”、“信息公开之义务”的法律依据;二是以信息公开、信息自由为立法旨趣的法律保障。由于美国是世界上对公民信息自由权的法律认可和法律保障法典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此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时,采取与美国相关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习鉴他人,醒省自己,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成熟、完备的法律规制,审视和反思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之欠缺。

  在陈力丹《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⑨中归纳的该年度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话题中,有两个话题即危机传播和政治传播涉及新闻发言人制度,因为它们均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上位阶概念。关于前者,他认为:“如果说,两年前的危机传播理论还停留在‘谣言止于公开’的呼吁上,那么2005年的危机传播已经进入详尽分析危机信息流障碍和总结危机事件传播规律的阶段。”关于后者,由清华大学“新闻发言人与会研究”课题组提出的“新闻执政”在本年度已成为政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口号,陈力丹指出,意欲实现“口号”向现实的转变,必须有观念上的深刻认识作为保障,即“法治化的管理观念在先”。这也印证了上述第三条的综述结果。

  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在实战,因此对其操作要领、实践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实施流程、微观运作进行细致剖析,自然成为对之进行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前者如政治素质、媒介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后者如合理操控媒体的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危机驾驭能力等;②各种新闻形式(如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吹风会等)的运作程序和操作技巧;③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形象设计,如屏幕形象设计、非语言符号把握等。

  第一,广度尚可,深度不足。经过学者们三年多的开拓性工作,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触及,但理论深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介绍性的论文占了很大比重,理论创新性文章屈指可数。例如在介绍美国相关制度及法律时,缺乏应有的理性批判精神,似乎给人以这样的结论:步美国后尘,仿效其做法,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即可迎刃而解,其错误倾向不言而喻。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松散。如前所述,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在实战,但实践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正如许多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专著冠之以“理论与实践”的书名,但由于它们多是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之急需而作,过分追求实用性和工具性,大多没能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甚至脱节。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时,应以理论界定为逻辑起点,以理论阐释和理论创新为研究重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对策与实战技能为旨归。正如费尔巴哈在《遗留的格言》中所说:作为起源,实践先于理论;一旦把实践提高到理论的水平,理论就领先于实践。而要实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创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新闻发言人制度实际上有诸多学科支撑着,主要涉及政治学、传播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宣传学、舆论学、组织行为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交叉学科透视,就是要整合政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政府公关学、舆论宣传学、公关语言学等内容对本课题做出科学解答,亦即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核心,从以上交叉学科角度对之进行全方位理论扫描和透视,方能全面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对策。如前所述,学界对此虽有所触及,但大多是借新闻发言人制度之瓶装相关理论之酒,缺乏深度融合后的理论生成和创新。可以说,从此角度剖析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学界只是站在起跑线上,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构成理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正式规则具有国际惯例的共同性质,有良好的外国模式可资借鉴或移植,但非正式约束由于其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积淀性,将其进行配套移植是愚蠢的,更是不可行的。因此,不能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变迁或创新仅仅看成是法律法规条文的变迁或创新,学界还应重视对非正式规则的研究和探索,以促进相应的文化建设、观念转型及制度环境营造。

  辩证法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历史与未来两极相通,即探究历史规律、把握今时实践与预测未来趋势有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因为“现代既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对立面,也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延续体”⑩,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要实现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理论创新,可从先哲圣贤的思想宝库里汲取与当代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相契合的有价值的思想因子。例如,由清华课题组提出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运作规约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就有很大的理论挖掘空间和阐释意义。再如,新闻发言人制度具有很多双重属性,如信息服务与舆论引导、设置公众议程与满足公众知情权等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观念”、“和谐思想”可为新闻发言人妥善处理以上矛盾提供丰富的理论滋养。从此视角切入,无论对政治传播本土化的理论建构,还是对当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都大有裨益。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传统‘和谐观’的现代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1)陈宗林:《中国新闻发言人群体脱颖而出》,《开放潮》2003年11~12期

  (3)王展:《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2003-2004)述评》,《今传媒》2005年第7期

  (4)《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笔谈)》,《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9月

  (5)[美]玛格莱特・苏丽文:《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高钢、孙聚成:《新闻与新闻发言人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8)陈力丹:《健全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监察和限权机制》,《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9月

  黄远生(1885-1915)名为基,字远庸,江西德化(今九江县)新合乡人,远生是他的笔名。1904年黄远生考取进士,进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学成回国后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创办和主编了《少年中国周刊》,担任过《申报》、《时报》等报的特约记者。因反对袁世凯的帝制,他被迫远赴美国,在旧金山被人暗杀。黄远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其新闻作品经其朋友林志钧整理出版为《远生遗著》。

  国内学者对黄远生的研究成果显著,对其新闻思想和通讯以及他的政治观都进行了深入集中的探讨,学者围绕黄远生的研究视野也逐渐扩大,从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等角度对黄远生做了不同的诠释。

  罗星在《政治记者黄远生》一文中提出了黄远生对舆论机关的宗旨和使命、报刊的性质作用以及记者的准则修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黄远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还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基本要求,即:“新闻记者须有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①胡绩伟在《试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业绩和品德》中分析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有:报纸是公共的舆论机关;提出了“四能”说;强调新闻的真实性。②雷素云在《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一文中,指出黄远生新闻通讯的思想及特点:提出了为国为民的办报目的;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主张;认为新闻记者应具有“四能”素质。③杨惠珍在《中国报业先驱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一文中,研究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和实践,指出黄远生最重要的新闻思想就是提出报社编辑部是公共舆论机关,报纸必须为社会立言,为人民鼓呼,并且要对当政者进行监督。黄远生新闻思想的核心,是严格尊重事实,坚持公正客观。黄远生对记者的采访活动,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说。④张红军在《黄远生的梦想与创新》中提出黄远生在新闻思想方面的创新——办报目的:主持公理、指斥时弊、为人民奔走呼号;新闻工作的原则:客观、真实、公正、全面、超然;提出记者的基本素质:“四能”说;独有的忏悔精神。⑤覃宁在《黄远生的新闻实践初探》一文中,分析了黄远生的办报主张:公理, 认为新闻记者应有良心,应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上力求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提出了“四能说”。⑥

  冯国和在《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其办报方针》中总结了黄远生的三点新闻思想:认识到了新闻传播的功能和舆论机关的使命;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新闻记者的素质修养;主张新的新闻报道的语言和报纸的文风。⑦高坡在《黄远生新闻思想探析》一文中分析概括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核心:真正的新闻应该而且必然有益于人生。作者重点从新闻学的角度来阐释这一观点,并认为黄远生的有关新闻表现的对象、新闻的功能、从事新闻应有的态度、做好记者的必备条件等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具体阐发的。⑧宋三平在《从〈庸言〉看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一文中,总结了黄远生在《庸言》的新闻思想与实践及其变化,包括:报刊是社会的一部分,报刊要与社会相适应;报刊应持客观态度,注重事实;报刊是公共舆论的平台;重视时评;以文学激励感情。⑨

  对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研究也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其新闻通讯特点和形式的研究。

  很多学者对黄远生通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研究。乔云霞⑩在《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的开创者》中认为黄远生是新闻通讯文体的开创者,并分析了其新闻通讯的特点。包括真实性、表达方式和形式的多样性等。劳沫之⑾在《通讯界之大师》一文中着重分析了“远生通讯”的特点:针砭时弊,尖锐泼辣;鞭挞权贵,所向披靡;刻画人物,惟妙惟肖。靳道亮,赵璇⑿在《论黄远生对报刊通讯文体的贡献》一文中,概括黄远生对报刊通讯文体的贡献:注重典型素材的选取和重大主题思想的提炼;把各种文学手法引入新闻报道之中,实现了文学性与新闻性的自然融合;强调真实性这一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雷素云、程文⒀在《思想溢彩通讯生辉—忆报界奇才黄远生》中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报道人民所关心的重大政治新闻;报道读者欲知而未知的事件;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闻;满足读者步步深入的愿望。王永伦⒁在《“远生通讯”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一文中,探讨在中国报纸通讯文体发展的背景下,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并分析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能够开创中国报刊通讯文体新景象的原因。

  还有很多学者把黄远生新闻通讯看作是我国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开端。洪影⒂在《脱手新闻万口传—黄远生深度报道浅谈》中认为黄远生最早开始我国的深度报道,并总结了黄远生深度报道的特色。汤旸、郭光华⒃在《论中国报刊深度报道的演变》指出黄远生在1912- 1915年间发表在《时报》、《申报》上的“北京特约通信”中的若干报道为深度报道出现的标志。姜小凌、管文娟⒄在《中国报刊深度报道源头考》一文中认为黄远生的解释性通讯是我国解释性报道(即深度报道)的开端,并指出了黄远生解释性通讯的特点。

  近些年来,还有不少近现代史学者关注黄远生的政治观,因为他的通讯和评论多关注国家大事,涉及多是政治、财政和外交事件。严德健⒅在《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中认为《远生遗著》是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结晶,它堪称民初政治斗争的实录。通过对其解读,可以使我们看出民初政治的轮廓和黄远生所持的法治思想。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有融合和冲突的一面,从而导致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立场。王红军⒆在博士论文《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中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黄远生的新闻撰述活动进行梳理,尤其关注其新闻撰述生涯,考察他“不偏不倚”思想的产生及实践。宣慧晴⒇在《浅谈黄远生的政治立场——以〈远生遗著〉为依据》中以《远生遗著》为主要依据,对民初记者黄远生的政治立场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黄远生政论文章的分析,发现黄远生并不是像部分史学家说的拥袁反孙。他看待时事时并不含党派偏见,对于民初各党派的有悖民主政治的做法直言批判,他所关注的,始终是平民百姓的生存环境和国家社会的政治命运。

  学者对黄远生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发表了很多论文,但因为资料的缺乏,关于黄远生系统的专著还很少,只有鲁正葳的《撩开民国黑幕: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这一本著作,不过该书中有很多对话和情节,且没有标明注释和参考文献,其线、对黄远生新闻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原因还缺乏研究

  学者大多只是总结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但他的新闻思想的产生,一定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个人的素质等原因,深入研究黄远生新闻思想产生的原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新闻思想。

  学者对黄远生的研究视野已经相对开阔了很多,但是仍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学等领域对黄远生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①罗星,《政治记者黄远生》[J].《新闻大学》,1983:105-108

  ②胡绩伟,《试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业绩和品德》[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130-138

  ③雷素云,《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110-112

  ④杨惠珍,《中国报业先驱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223-229

  ⑤张红军,《黄远生的梦想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2007(3):36

  ⑥覃宁,《黄远生的新闻实践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28-229

  ⑦冯国和,《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其办报方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6):78-83

  ⑧高坡,《黄远生新闻思想探析》[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94-97

  ⑨宋三平,《从〈庸言〉看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J].《中国出版》,2010(3):54-57

  ⑩乔云霞,《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的开创者》[J].《天津师大学报》,1986(5):71-77

  ⑿靳道亮、赵璇,《论黄远生对报刊通讯文体的贡献》[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1):48-50

  ⒀雷素云、程文,《思想溢彩通讯生辉——忆报界奇才黄远生》,《中华新闻报》,2002-5

  ⒁王永伦,《“远生通讯”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J].《新闻爱好者》,2011(1):52-53

  ⒂洪影,《脱口新闻万口传—黄远生深度报道浅探》[J].《新闻大学》,1987:42-44

  ⒃汤旸、郭光华,《论中国报刊深度报道的演变》[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02-105

  ⒄姜小凌、管文娟,《中国报刊深度报道源头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8(12):56-60

  ⒅严德健,《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J].《九江学院学报》,2006(1):35-37

  ⒇宣慧晴,《浅谈黄远生的政治立场——以〈远生遗著〉为依据》[J].《新闻世界》,2011(9):175-176

  1.中国新闻网站――生于党报土壤,以政治宣传为养分,成长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从一开始就诞生于政治的土壤之中,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宣传的需要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以中央党报为核心的新闻网站带有的政治性尤为明显,其政策规划、政治目标等功能一直被传承、沿袭和发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世界前列”。[1]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是2009年10月启动的。运用上市融资等经济手段,增强重点新闻网站综合实力,探索既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又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既保证导向正确又富有活力的重点新闻网站发展道路,为下一步改革积累经验。[2]

  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如虎添翼,1987年5月,专门面向在外留学人员的《神州学人》杂志在北京诞生,1995年1月在同志关怀下,教育部又率先利用国际互联网的先进传播手段,领导创办了主要面向留学人员的“神州学人电子周刊”,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中文网络新闻媒体。自此之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抢滩网络,创办自己的新闻网站,1997年1月1日,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人民网》成立,2000年3月,新华社主办的新华通讯社网站更名为《新华网》,真正开始了新闻网站的综合拓展式发展,还有凤凰新媒体于2006年在原凤凰卫视中文台和《凤凰周刊》基础上重组崭新的《凤凰网》。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国内的大部分新闻网站都开展了综合网络服务平台,而不再是单一的新闻信息,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功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悄无声息到被世界关注,政治体制与政策法规等因素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各个媒体网站就像这张网上缀满的珍珠,彼此连接,台网互动,报网联合,构成了如今国内新闻媒体的骨骼与血肉。

  2.西方新闻网站以传统媒体为舞台,资本集聚为幕布,上演现代传媒商业竞争大戏:17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同时也带来了政治体制、社会阶层、大众文化等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世界从此走向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道路,并且在新时期演绎着新的内容和形式。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垄断集团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也包括新闻传媒。在绝对化市场经济主导的环境中,新闻网站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刻上了“资本”的烙印,众所周知的《圣何塞信使新闻报》的电子版,就是西方新闻网站的鼻祖,从1995年的“波士顿环球报网”到后来的“网”,随着这类新闻网站的兴起,这股“传统媒体创立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从美国的土地上迅速扩散开来,欧洲的主流媒体报刊也在原有纸媒的基础上,拓展自己在新媒体的一席之地,紧接着报刊上网的是广播电视上网,广播电视上网的时间稍微延后。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一经诞生,就开始倾向于从新闻内容开始延伸到更多资讯。

  1994年德国之声开始在网上进行广播,并发展为后来的德国之声新闻网站,英国广播公司世界广播电台在1999年创办了BBC中文新闻网站,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英国的《金融时报》早在10年前就意识到只有网络才能使新闻生产释放最大的能量,在报网互动上采取“网络+报纸”捆绑销售模式。[3]在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下,西方的新闻网站还有商业公司创办的网站和公民网站,这两类网站都带有鲜明的政体环境特色,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资本运行中,以营利为目的,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的新闻网站。从政治的层面上来说,新闻网站就是要为国家的宏观战略服务,美国也不例外。为了使互联网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使得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份额;为了网络媒体成为安全可靠的传播、宣传、商业工具,美国需要制定一个稳定可行的法律环境。在这些条件和目标的驱动下,美国选择了一个由政府的法律强制控制和由民众自我控制相结合的双重模式来管理新闻网站。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明确禁止国会通过论、出版自由的法律。由于美国法律制度对公民言论表达的比较宽松,使得政府强制模式只能定位于有限的目标,而政府运用非强制性资源,鼓励以内容控制技术、道德自律和依据财产法的合同为基础的自我控制,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控制途径。[4]

  单纯就新闻传播的属性来看,中西在新闻网站的传播功能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政治体制环境下,这些相似的功能又带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下面以中国的《人民网》与美国的《网》为例,以政治为视角,深入比较中西新闻网站的异同。

  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给这个国家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新闻事业在政权高度集中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在硝烟战火的政治纠葛中发展,并最终走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因此,现代国内的网络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政治意图的表达,政策方针的宣传。打开《人民网》首页,最先映入眼帘的初号大字标题有80%都是关于部级会议、政府改革、民生调控等的事件、方针,只有按动滑轮,下拉页面,才能依次呈现经济、人文方面的新闻信息。《》在这一点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人民网》主题为“外国人热评中国十二五蓝图”的位置上,的新闻标题是“Japan Says 2nd Reactor May Have Ruptured With Radioactive Release”,并且大篇幅的刊登热点事件的延展性连接,各方评论等,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新闻网站的“内容为王”,以“看点”和“广告”为砝码争取更多经济利益的取向。

  关于网络新闻传播政治功能的作用程度,比尔・盖茨曾经预言:电脑网络将对政治产生特别影响,电子邮件和网上论坛的出现,将使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人际政治交流变得轻而易举。在国内,新闻网站所更新强调的议题与大众话题基本一致,政府为了更好的为人民设置议程,常常是多种媒体形式齐头并进的“轰炸式”传播。在西方,政治人物设立网页,期待利用网络媒体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从而取得权力和经济方面的利益。不论是人民网还是网都具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功能,不仅因为他们都是本国最为权威的新闻网站,有专业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打造的新闻评论,消息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媒体的舆论引导形式,网络时代的舆论表面趋于分散,难以用同一个声音定性某种事物,但新闻网站的引导功能仍旧发挥着幕后推手的强大力量,人们在传播某些观点、意见信息的时候,还是常常依据权威媒体的褒贬态度来决定自己站在哪一边的。人民网的议程设置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官方信息上,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服从”这种政治传播,网站不仅仅提供报刊评论多宝体育,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远近闻名的“强国论坛”“微博”等交互性社区工具来扩展议程的分层与阶梯性传播。

  无论政治体制如何,几乎每个国家的媒体都有监督政府的行为,现代社会的中国是自下而上的监督,人们在监督政府行为中占有很大的主动权,人们在使用新闻网站,阅读分享和评价新闻信息的同时,就是对政府行为的一个测量,当然,国家为了内部团结与安定,在新闻审查方面必须做到严肃认真,而不同于其他网站。在西方,国家政权是“三权分立”的,公共媒体在这种权力制衡监督模式下,在某些特殊时期,还会成为塑造政府形象的工具。例如美国在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前一段时间和战争进行期间,美国的主要新闻网站每天都在滚动着诸如“伊拉克境内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息,尽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事实充满着矛盾,但政府常常采取某些措施来引导媒体的报道,使假设事件变成“事实”。[5]这种“工具中心主义”反映在新闻网站上,就是大幅度地为政治选举、对外战争等营造舆论阵地。

  新闻网站在新媒体形态中最具“政治性”,因此,在自下而上的传达意愿时,新闻网站是最好的平台。在人民网上最能展现人民声音的板块当属强国论坛和强国社区,人们在政治经济等议程主题下展开充分的自由辩论,在强国博客中,网民们大多以“政治”话题为自己的博客标签,以达到源头取水,信息积聚的传播效果,和出版自由使得各种声音争相呼应,此起彼伏,信息不再是简单的1+1,而是几何数地在扩散和集纳新的信息,从而达到“政府会议”无法达到的效果。网把The opinion pages 的页面放在首页主体部位的右首栏,各界人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不同的观点,却很少看到有参评时政的文章。在美国GOOD网站的调查中发现经济是2010年最多美国人关心的线%的美国人认为经济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议题,其次是就业问题,再次是问题。

  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6]对于多种语言传播的新闻网站,肩负着一项重要的功能职责,就是国家形象的展示,和对国际话语权的重新分配。权威的新闻网站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在这里不仅可以解读大到国家发展战略小到胡同文化符号,还可以以网民的身份消除国籍参与社区信息的传播。在08年奥运期间,人民网以“全球视野、人民参与”为宗旨,突出国际合作和全民参与,及时、充分、全面地报道好奥运赛事,同时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民主、热情、和谐的国家形象,新闻网站利用“媒体事件”“本土特有”来塑造国家形象,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声望,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都在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数寻找重大媒介事件。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丰富的内涵中包括对议题的设置、对规则的制定,话语权甚至意味着使其他的表述和看法失去合法性。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最好时期。新闻网站等媒介形式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舆论工具,更应该积极配合“十二五”期间的国家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中国比,美国联合通讯社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在全球有2万家媒体的订户,遍布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天有15亿人会接触到新闻。每当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听到、看到的都是用美语传播的美国文化,很难想象如何能不被美国话语左右,必然导致美国的话语霸权地位。

  中西方的政治文化观念不同,在对中西新闻网站进行比较中,一些基本观点已被世人所接受,诸如中国文化强调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强调竞争分离;中国文化重义,西方文化重利等等。从统一与分离,义和利中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中西方在新闻网站政治性上的差异。[7]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有着本国的特有的功能特色,不能盲目仿制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环境下的发展模式,但通过对其体制的调整、法律健全的借鉴,新闻网站将在不远的将来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新闻媒体不可忽略的传播力量。

  [2]冯文礼:《新闻出版总署:用思想新解放推动改革新突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08- 24

  [3]王平、吴乐瑁:《国外知名报纸报网融合现状及启示》,《青年记者》2009.16

  [5]何玉江:《从伊拉克战争看当代美国媒体管理战略》,《当代世界》2010.8

  [6]丁园园:《互联网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新闻爱好者》2009.11